2008年4月17日(星期四) |
08:30~09:00 |
報到(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學院會議廳) |
09:00~09:10 |
開幕式
主持人:賴芳伶主任
貴賓致詞: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張力院長 |
09:10~10:10 |
專題演講:從傳播的視角析論宋人題壁詩
/ 羅宗濤教授(玄奘大學中文系)
|
時間 |
場次 |
主持人 |
主講人 |
論文題目 |
特約討論人 |
10:20~12:00 |
一 |
羅宗濤
玄奘大學中文系 |
蘇瑞隆
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 |
南朝詩人鮑照(414-466)的詩賦傳播與接受 |
劉漢初
東華大學
中文系 |
高莉芬
政治大學
中文系 |
神話地理的多重風景──文學宇宙與神話蓬萊 |
許學仁
花蓮教大
中文系 |
吳儀鳳
東華大學中文系 |
試論唐代典禮賦的解讀 |
蘇瑞隆
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 |
12:00~13:30 |
午餐 |
13:30~15:10 |
二 |
李豐楙
中研院文哲所 |
洪淑苓
臺灣大學中文系/臺文所 |
白蛇傳故事的多重書寫──以1820-1920年代四個說唱文本為例的討論 |
李豐楙
中研院
文哲所 |
劉苑如
中研院
文哲所 |
重繪宗教地圖——劉薩荷形象的多重書寫 |
謝明勳
中正大學
中文系 |
陳煒舜
佛光大學文學系 |
〈梁武帝累修成佛〉藝術技巧析評
――以材料來源的探辨為中心 |
劉苑如
中研院
文哲所 |
15:10~15:30 |
茶敘 |
15:30~17:10 |
三 |
張高評
成功大學中文系 |
鞏本棟
南京大學中文系 |
論清人整理宋集的貢獻 |
張高評
成功大學
中文系 |
淺見洋二
大阪大學中文系 |
由“校勘”到“生成論”――有關宋代詩文集的註釋特別是蘇黃詩註的特點 |
鞏本棟
南京大學
中文系 |
王學玲
暨南大學中文系 |
邊緣文人的異域變奏──清代陳文述及其作品在日本明治時期的接受與想像 |
鍾慧玲
東海大學
中文系 |
17:30 |
晚宴 |